您的位置: 首页 >德育天地>家校共建>详细内容

家校共建

做一个骄傲的六中人

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15-02-04 16:21:11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广州市第六中学校长 刘建祥

 

尊敬的老师们、亲爱的同学们:

      新的学期,我们迎来了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。又有一大批的新人加入到六中这个大家庭中,我感到格外高兴,欢迎大家!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,怎样做一个骄傲的六中人。

同学们,老师们,当我们身处一个集体时,只有怀着对这个集体的高度认同感,才能找到归宿感,才能感受到快乐和幸福。咱们的学校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,学校的前身黄埔中正学校,是七十多年前蒋介石先生下令在黄埔军校旧址上筹建的。可以说我们是从长洲岛出发,从黄埔军校出发,一直走到今天。今年暑假,高三的学前拓展和高二的学前拓展,都选择了去长洲岛拉练,正是为了铭记这段历史,为了承继和发扬黄埔军校的优良传统。

黄埔军校,作为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,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遐迩的高级军官。当年,“到黄埔去!到长洲岛去!”是一句让所有有志青年热血沸腾的口号,他们积极奔赴广州,去参加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。他们中间,有许多都成为了能文能武、德才兼备的人才,成为了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著名人物。

当年黄埔军校的核心精神是“亲爱精诚,团结合作,卫国爱民,不怕牺牲”。今天,我校秉承黄埔精神和后来的长风精神,结合新时代的要求,提出了“允文允武,惟德惟才”的办学理念。这其中,“文”,指人文素养,旨在培养高雅的气质;“武”,指体育素养,旨在锻炼吃苦的精神。“德”,指具有信仰坚定、严谨自律、坚韧不拔、勇于担当等品格;“才”,指具有学习、实践、创新等能力。“允文允武,惟德惟才”的办学理念,表明我校致力于将同学们培养成为文武并重、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优秀人才。

同时,我们以“六行六艺,中正中和”作为学校的宣传标语。这个宣传标语把咱们的校名“六中”二字嵌在其中,既能高度概括六中的文化和精神,又能体现我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。“六行”二字和“六艺”二字,都语出《周礼》。前者是指 “孝、友、睦、(同“姻”)、任、恤”六种善行,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中,重点体现为在与父母师长和周围世界的交往中,要“懂感恩”;后者是指“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”六种科目,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中,重点体现为在六个高考科目的学习中,要“会思考”。

“中正”是我校创始人蒋介石先生的名——蒋先生,名中正,字介石。“中正”二字语出《周易》,是说人如果做事没有不足,也不过分,该处于什么位置就在什么位置,就能逢凶化吉。“中和”二字语出《中庸》。《中庸》说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”这四个字体现了学校对同学们在为人处事方面的期盼。能深谙其中道理的人,必然能成人、必然能成功。

  同学们,将你们培养成人、培养成才,是学校的责任。出于这个责任,学校会对你们严格要求、严格管理。这其实是对你的最高形式的爱,希望大家能理解。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,就要最大程度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这需要我们怀着责任感和使命感,而不要贪图安逸和享乐,那样只会害了你。为什么你会听到那么多富二代、星二代犯罪、吸毒的新闻,就是因为他们的条件太优越,生活太安逸。有些东西得来太容易,反而是害!所以同学们,你们要学会感谢你们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,学会换一个角度、换一种心态看问题。要学会与学校和老师融合,要信任学校和老师。有问题多包容、多理解,实在理解不了就沟通。不要贸然做结论,不要轻易怀疑学校和老师对你怀有的责任和爱。因为,在怀疑的时代我们也依然需要信仰!

同学们、老师们,不管你是因为什么来到了六中,作为一名六中人,六中的荣誉与你紧密相连,你的命运与六中息息相关。当你得到成长、得到锻炼,在这里拥有了强健的体魄,坚毅的性格,能文能武、德才兼备,实现了自己的价值,你将为你是一个六中人而骄傲,而六中也将为你而骄傲!

最后祝老师们和同学们:身体健康、学习快乐、生活幸福!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